洛陽市財經學校教師羅東敏:當好老師,從做好“學生”開始
執教28年,市財經學校會計專業教師羅東敏,仍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登上講臺的情景。
“您會開票、做賬、報稅嗎?書本知識真的有用嗎?”學生們的一連串問題,把羅東敏噎得夠嗆。望著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她下定決心提升業務技能,全力上好每一節課。
此后,羅東敏不斷地學習、進修,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
1992年,羅東敏到我市一家商貿公司兼職學習,從最簡單的商業會計入手。“書上題目講得頭頭是道,公司票據看了讓人發懵。”缺乏實戰經驗的她,這樣形容當時的挫敗感:票據看不懂,事項說不清,賬目不會做……
“不能放棄,我還要教學生。”沉甸甸的責任感,驅使羅東敏迅速走出沮喪,開始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知識,加班、熬夜、出差成為家常便飯。從商業到建筑業,從制度設計到納稅籌劃,她都實際操作,獲取第一手資料,打破了長期以來會計專業教師不會做會計實賬的狀況。
回校后,羅東敏想盡辦法將實踐中學到的知識轉化成一道道題目。由于內容豐富、講求互動、實用性強,她的課程多次獲獎,她本人也獲得市優秀教師、省骨干教師等榮譽。
2006年年初,從東北財經大學進修歸來的羅東敏,顧不得尚未痊愈的骨折傷勢,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工作中。
3個班級,150余名學生,每周18節課……闊別1年的羅東敏不忍心耽誤學生,也未向師資緊張的校方申請調課或休息,“左臂不靈活,但右臂還能寫字,不影響的!”
當年5月,做完鋼板拆除手術后,羅東敏的左臂只能搭在腹部。醫生建議她修養半個月,但僅過了兩天,她就重新走上三尺講臺。
現在,羅東敏的左臂還隱隱作痛。
28年來,分稅制實施、DOS系統的淘汰、金稅系統的應用……日新月異的外部環境,讓她的危機感不斷增強,也鞭策著她奮力前行。
“教書育人,固然辛苦,但我樂在其中。”羅東敏說,她將繼續提升自己,用心教好每一個學生。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