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欄】十一周素質課 | 如何面對新時代帶來的快變化
文章來源:重慶市行知職業技術學校發布時間:2020-04-28 14:40:44瀏覽次數:1511
在面對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能夠第一時間收到各種訊息的新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何面對新時代帶來的快變化?本周,韓曉校長邀請了四位嘉賓(行知學校副校長程怡、國際高中部部長謝光耀、國際高中部茶藝老師王燕、國際部高中部17級年級組長譚靜)為我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素質課。通過認知變化、感受變化帶給我們的反應、學會面對變化的方法以及接納自己真實反映的同時,能夠清醒的思考面對變化有所為有所不為該如何作為這四個方面與我們一起分享該如何正確面對變化。陽光帥氣的Seamus :
在歷史的車輪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會讓一些事物發生變化。
最近,一段視頻被大家吵得沸沸揚揚。它叫做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原視頻出自BBC,一群來自非洲加納共和國的黑哥,身著肅穆的西裝和皮鞋,在電音神曲如《Astronomia》等幾首魔性的BGM 襯托下,上演了當地獨具特色的抬棺舞,呈現出了超強的戲劇性效果!有網友將其和作死搞笑視頻剪輯在一起,讓本來已經很魔性的的視頻,產生了一種黑色幽默的效果。于是,各種剪輯視頻像病毒一樣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各種游戲和網站像My Craft我的世界,B站的王者自制人物,League of Legends英雄聯盟都相繼在平臺上有所表示;還有大量的衍生產品層出不窮,像是Ferrero Rocher費列羅抬棺,樂高抬棺者玩具等都火熱上市。可見其流行的程度。有網戲謔地說: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人生白來。說到這里,如果屏幕背后的爸爸媽媽們連這個梗都不知道,那得好好補補課了哦。因為想自己更加接近我們祖國的花朵(你們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接受新事物,讓自己也成為花朵。回到黑人抬棺,加納人認為死亡是新的開始,喪葬應遵循逝者生前的意愿,歡樂一些。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是通往美好天堂的開始。這就是一個生死觀和文化現象的問題了。對于傳統中國人是難以接受的。對于我們來說,死亡是一個非常避諱的話題,它往往代表著生命的消逝和離別的沉痛。我們不禁思考:這樣的葬禮方式真的好嗎?這要放在老祖宗那兒可是要殺頭的。放在過去,別說在葬禮上歡天喜地,就連多說個死字,也要自行掌嘴。可為什么同一種文化現象放到今天的中國,卻如此受歡迎呢?我想啊,原因有兩個:一方面,這種視死如生的生死觀迎合了不少越來越開放和多元的中國人的價值觀,在時代背景上產生了共鳴。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大家宅家太閑,越來越細心的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讓平乏生活稍顯趣味的亮點,我們開始思考生死,開始自嘲,開始了你推我跟的生活方式。其實,生死觀和文化現象本身沒有對錯,在歷史的車輪中,它在不斷起伏,不斷被否定也在不斷被肯定。但一定要記得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同時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這樣,你便不會在持續前行、不斷變化的歷史長河里迷失,守住自己的本心。善解人意的譚媽媽:
不同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反應,學會區分我們的反應是符合規律的認識還是情緒的產物?
在前幾周學校收到了20號初三、高三開學通知,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很羨慕初三、高三的學長們能夠回學校了,而初三、高三的同學當中也有想早點回學校的同學。于是,在昨天就踏上了回重慶的旅程,可沒想到的是在昨天中午收到了延時開學的通知,此時站在不同角度的同學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比如,沒踏出家門的同學和準備出發的同學就感覺到自己很幸運,想著還好沒出發;而已經在路上或到了重慶的同學心情就五味陳雜,有的迷茫、有的抱怨、有的氣憤、有的失落、有的驚恐,當然也有平和、理解、積極配合的同學,特別是有一個孩子12點多鐘上的飛機,收到消息時飛機剛好落地重慶,如果是你,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呢?面對這樣的改變,有的就會氣憤為什么不早點通知?我浪費了的錢怎么辦?在這樣的變化面前,有各種情緒是正常的,只是這樣的結果是誰也不想,誰也不愿,當冷靜下來去思考生命比金錢重要,有這樣的通知一定是有比報到讀書更緊急的情況發生,最讓我感動的是幾個到重慶的同學能夠冷靜、積極的配合商討解決方案。目前在疫情的影響下,催生下了有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線上銷售、線上教學(釘釘軟件)、直播帶貨(帶貨女王薇婭,4月1日愚人節,在直播間里用1分鐘將主辦團隊準備的4000萬一臺的火箭全部售空) ,這些都是遇到變化選擇順勢而上,尋找解決方法的例子。同學們,人這一生會遇到無數這樣的變化,無數這樣的不可控,無數這樣的選擇,我們一定要擁有平和的心態,理性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被情緒所左右。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也;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溫文爾雅的王老師:
面對變化,我們可以學習水的智慧,做一個如水一般的人。
水——無形無味,任意增加一種顏料,它會變成不同的顏色;任意添加一種調料,它就會變成不同的味道。可泉可溪,亦江亦河,或?;蜓?。這是隨機應變。水——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而驚慌失措,相反,它會保持自己的冷靜,把動藏于靜,即使遇到風雨,它也會通過有節奏的運動保持自己的平衡,使自己度過危機。這是泰然自若。水——當水遇到障礙的時候,他會放低自己,柔和的繞過這個障礙物,去通向他想達到的地方,哪怕在流淌的過程中,與障礙物對撞,它也不忘泛起一朵美麗的浪花。讓人們難以忘懷。這是奮力一搏。在這不變應萬變的特殊時期里,我希望同學們像水一樣有智慧。干練知性的程老師:
面對變化,有所為有所不為。衡量的標準是:“汝安乎?安則為之?!?/p>
水利萬物而不爭。其實,這就是水的智慧。我們再追問下去,其實人往往就是不能像水那樣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那是什么阻礙了我們呢?可能我們往往不是去拒絕改變,拒絕變化,更多的是對變化背后的擔心,我們擔心變化會打破我們原有的計劃。變化會讓我們擁有的期待變空。那面對變化我們可以怎么做呢?此時,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孔子一個著名的弟子宰予,他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于提問,他會經常去請教老師,老師老師這個事情能不能做?那個事情能不能做?老師總是很簡單的回答:“汝安乎?汝安,則為之。”古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盜火,他從眾神的世界把寶貴的火種帶到了我們人間,奉獻給我們的人類不求回報。宙斯生氣了,就做了一個對他非常嚴厲的懲罰,把宙斯押到高加索山上,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這樣,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了。普羅米修斯知不知道有這樣的后果呢?他知道但他承擔了。他知不知道這些經歷有多么的黑暗呢?他知道但他愿意領受這樣的黑暗。知道為什們嗎?這就是——安則為之!所以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問問自己,我的心安寧嗎?我的心安定嗎?聯結到我們自身,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想一想在疫情期間,我們在規劃自己的作息時間、在和父母交流、在為家庭的和諧做出努力的時候,我們也要問問自己,我們所做的行為吾安乎?但我們作為一名學生的時候,我們在面對老師精心準備的網絡課程的時候,我們是用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的,汝安乎?當我們作為一個中國公民的時候,我們在面對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們鞭打心聲的語言、態度汝安乎?在面對國與國之間的形勢,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言論、我們的行為汝安乎?我們為什么不是在拒絕害怕變化,更多是害怕變化背后帶來的未知和重頭再來,這些變化與重頭開始帶來的事情我們要不要做呢?就問問自己:“汝安乎”?像普羅米修斯一樣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選擇,無悔的擔當。面對變化,緩解一下變化帶來的情緒,然后繼續走好腳下的路。換一種看法,便是換一種活法!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這是一個變化的時代,這是一個思考的時代。面對變化,我們要學會做出選擇,但是在選擇之前,我們首先要問問我們的內心,你需要做什么樣的選擇?你應該做什么樣的堅持?你應該做什么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