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畢業生達834萬,就業壓力大,大學生該何去何從?
曾經的大學生是“人中之龍鳳”,大學畢業后國家就安排工作,一般都可以拿到鐵飯碗,所以在大家的認知里面,能考上大學的孩子,前途將會非常光明。這種觀念直到現在,也一直存在于廣大的農村家長的腦海里面。
但是自從高校擴招以后,國家就不再給大學畢業生分配工作,需要學生自己應聘工作。直到今天,我國的大學生數量已經非常龐大,在校學生大學生的數量已經在2500萬以上。據2019屆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的信息獲知,2019屆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834萬人,比去年還多14萬。
每年規模龐大的高校畢業生涌向就業市場,媒體都會報道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是就筆者所了解到的情況是,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其實并不難,難在找不到適合自己要求的工作。曾經有媒體報道說,現在90后的高校畢業生平均在職的時間就只有七個月。這也說明現在的大學生對于工作的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喜歡將就。
因此,即使2019年有834萬的大學畢業生,按照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企業市場需求,也是能夠容納這些大學生的,但是為什么大學畢業生會感覺到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完成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筆者覺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畢業生認為企業開出的工資水平過低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找一份兩三千月薪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愿意就業,其實不會出現所謂就業難的問題。但是以現在的消費水平,在外面普通地吃一頓飯都要好幾百塊錢,一個月三千的工資在二、三線城市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不用說買車買房這樣的大額消費。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企業開出三千的月薪是很難接受的,畢竟現在的企業加班加點事一件很常見的事情,而且還不一定有加班費,再扣除五險一金,那就沒剩下多少錢。所以很多大學生愿意繼續尋找機會,也不將就。
二、企業認為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沒有技能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加上教學質量的參差不齊,學生在大學里所學到的知識非常有限,而且脫離社會的需要,缺乏公司所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生入職就是一個新人,需要進行一段時間重新的培養,而且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財力。因此,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企業普遍開出的工資都不高,一般都是在3000元—5000元之間。當然像BAT類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擁有技術的畢業生,工資會高很多,但是這不具有普遍性。
由于大學畢業生和企業之間都存在期望偏差,所以很容易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得現象。筆者在這里建議大學畢業生,剛畢業的工資待遇是暫時的,只要有發展空間的企業,即使現在的月薪低一點,還是值得考慮。
如果自己擁有技術功底,那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和HR談判來確定月薪;如果自己大學是混過來,那么就踏實地從基礎干起,先積累經驗,再做打算。
大學不是您唯一的成功之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一樣可以邁向成功,不但能學到實用技術,還可以繼續升學,到大專、本科院校進一步提升你的專業技術水平!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