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革命搖籃 傳承井岡精神
老師們和同學們滿懷期待地前往羅湖火車站,二職的師生們將要前往井岡山進行為期5天的研學旅行活動。
2019年11月8日,屬于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專列準時啟程,同學們帶著興奮與憧憬,向著曾經在夢里幾度縈繞的井岡山出發,讓我們一起走進革命的搖籃,解開井岡山神秘的“面紗”吧!
在漫長的火車路途上,老師一直陪伴在同學們的身邊,同歡笑,共進步。離家的忐忑心情,漸漸被撫平
經過了一夜車程勞頓,我們順利抵達這片“紅色土地”——井岡山,天微微亮起,當地導游,老鄉們早早在出站口熱情的迎接我們學校的老師們和同學們!
來到井岡山的第一頓豐盛早餐,洗凈了同學們在專列上一夜的疲憊。
來到井岡山,用完第一頓豐盛早餐,同學們來到大井村入住農家,體驗新的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不一樣的飲食文化,今天讓我們來品嘗井岡山當地農家特色菜,領略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井岡山地標合影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這名字對于我們的同學們而言只是歷史課本上一個陌生的名詞,如今同學們用腳走、用眼看、用心體會,親身丈量了這革命遺跡,這無疑是一堂鮮活的歷史課。
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坐落在井岡山市中心一一茨坪東山腳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后,房東李利昌便騰出此屋的一半給秋收起義部隊居住。
通過祭奠革命先烈,喚起同學們對于先賢們那種熱愛祖國和人民,勇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及信仰的追思與敬仰,激發同學們心底的愛國熱忱,引導他們以前輩們為榜樣,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情操,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參觀學習了一天,想必同學們也都饑腸轆轆了號不怕,我們熱情的老鄉早已為同學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供大家享用。
在美味的晚飯過后,心系著二職學子的學校領導及老師們,探訪了每個農家里的同學們,整個井岡山大井村彌漫著濃厚的師生情!
大井毛澤東舊居,位于江西井岡山市大井村中央,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因墻壁為白色,當地人習慣稱它為“白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駐扎在“白屋”中的農民自衛軍首領王佐,將他這幢兵營騰出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便居住在此屋的東廂房內。
同學們用自己的雙腳去感受和丈量那段不平凡的征途,遙想三灣改編、井岡會師的動人場面,以及那段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領悟當年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險、英勇奮斗的信念與精神。
下午,在各自農家進行農活體驗,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伙伴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增加學生體驗生活的能力。
下午的大井村只要隨意推開一扇門,便能欣賞到別樣的風光--平日里活潑好動的小伙子,做起菜來可謂是一絲不茍,粗中有細。而看似文靜的姑娘,也可在廚房里獨當一面。傍晚,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桌桌美味佳肴終于呈現在眼前。
傍晚,豐富多彩的篝火晚會開始了,歌聲繚繞井岡,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笑臉,同學們多才多藝的表演令人贊嘆不絕。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這是毛澤東在《西江月.井岡山》詞中描寫黃洋界保衛戰情景的詩句。黃洋界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次戰斗。黃洋界位于井岡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聳立,陡不可攀,是井岡山的險要哨口之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在原寧岡縣茅坪村設立了一所簡易的后方醫院。1928年5月,毛澤東、朱德兩支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后,在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建立了取名叫“紅軍醫院的后方醫院。
為紀念偉大的井岡山革命斗爭,緬懷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原遂川縣井岡山區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茨坪的東北邊山崗上建造一座純木質結構、正面書有“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的紀念塔。
在此,非常感謝大井農家協會的大力支持,,還有大井村委書記和大井村老鄉的熱情款待,為同學們的井岡山研學旅行增添一抹淳樸的魅力色彩!
五天的研學旅行于11月12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留給同學們的不僅僅是一張張照片,更多的是一種成長的體驗。
參觀革命遺址遺跡、緬懷先烈、重走紅軍路、社會實踐調查、篝火晚會.這一幕幕畫面仿佛就在昨天。 這五天雖不長,但我們了解到了革命歷史,學習了井岡山精神和革命先烈的愛國熱枕,收獲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珍貴友誼,更加懂得了感恩,珍惜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讓我們從現在起,以崇高的理想、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去譜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的華彩詞章!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