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珺:引路青春之行,共赴星辰大海
“感謝您如此精彩耀眼,做我們平淡歲月中的星辰”。學生回給她的書信飽含深情。從事團學工作以來,我校人文與傳媒學院學工科副科長、團委書記羅珺一直通過面對面、書信、座談等方式與青年交談。在交談中了解青年所想、在交談中實現思想碰撞、在交談中驅散失意迷茫、在交談中照亮奮進航向。她將時間和心力傾注在青年身上,緊貼青年脈搏、引導青年成長,帶領青年攀登一座座“不止于此”的高山。
在書信里交談
書信是古早、質樸、浪漫的你來我往。在與自己所帶班級青年學子交流時,她發現總有同學在面對面交流時忐忑不安、習慣逃避。于是她選擇手寫書信,用一筆一劃交談。學生在回信中幡然醒悟,“如果沒有遇到老師您,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學會勇敢?!?/span>
于她,那些“笨拙”的方式最是誠意滿滿。她和學生的交流在每一場黨課、團課宣講中,在學習成績波動分析表格里,在為20余名貧困學生推薦勤工助學崗時,在邀請學長學姐交流考試、就業經驗的分享會上,在把瑜伽課等團建活動“搬”進學生寢室時,在建群打卡、呼朋引伴堅持跑步的田徑場,在暢談向陽生長與詩意人生的成才路。這樣的交互與交流,滋養著平等對話的好氛圍,凝聚了善思好學的好作風,她指導學生榮獲全省大學生“思政課,我想對你說”征文活動中一等獎、全省第二屆資助征文比賽三等獎、第十一屆“華文”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等各級榮譽,所帶班級漢語言文學2020級1班、2班獲得文明平安班級、優秀班集體、心理健康班級等多項榮譽,漢語言文學2020級1班團支部獲評2022年度江西省高?!盎盍F支部”。
在場景中交談
當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從事團委書記這項工作,有什么感悟?”她說,“時時感嘆我院學生干部隊伍的強大潛能。他們是守正創新的‘最強大腦’、是迎難而上的‘大心臟’……”
正是因為她習慣與青年一道,常與青年交談,倚重學生干部,置身于他們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每個場景,不論是談學業與工作的平衡、還是討論共青團工作改革,不論是在學生骨干培訓的黨性教育基地化身紅色講解員時,還是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黨史團史知識競賽、辯論賽現場,她從不是下達指令的指導者,而是傾囊相授教會學生干部起底工作思維、注重能力培養,無比珍視、用心培育。
“做事難求最好,盡全力即無憾”是她言傳身教的工作素養,在她帶的隊伍中,從不缺少獨當一面、追求卓越的青年與舉青年之力持續刷新的好成績。萍鄉學院辯論隊在華語辯論世界杯2022賽季井岡山賽區獲季軍,人文與傳媒學院團委獲評為萍鄉市五四紅旗團委,《傳承》獲評江西省高?!凹t色走讀”優秀“云游”作品,紅色話劇《星火燎“源”》成功首演。她指導的7個學生組織均獲得校級以上集體榮譽。
在廣闊天地間交談
“同心 同語 同行”志愿服務團連續兩年來到蓮花縣的2個民族村,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面對人煙稀少、宣傳缺位等現實困境,作為指導老師,羅珺和隊員一起在“行走”中尋找錦囊,帶領隊員們用心與鄉村對話,用熱忱與腳步、專業與思想,精準對接鄉村需求。
“線下缺少人氣,就去線上造勢”“村里講解員就村支書一人,咱們臨時成立紅色宣講團”“村民們純樸內斂,我們穿上少數民族服裝,邀請他們一起來一場民族大團結晚會”……不論在哪個服務點,這支隊伍因地制宜、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普通話推廣、調研走訪、創意宣傳、傳統文化課堂、直播帶貨助力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活動。受到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等各級媒體廣泛關注,服務團獲評為江西省優秀實踐團隊。今年10月,團隊入選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圓夢工程”服務項目,并入圍100支交流展示團隊參與展示交流會。
作為青春引路人,羅珺在繁瑣中反思、在壓力中破局、在變革中求新,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凝練經驗做法,撰寫的工作案例《“瞻前”“觀中”“顧后”服務鄉村需求》獲評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大我青春”2022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優秀作品,主講課程成功入選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力提升大數據賦能平臺優質資源作品。個人獲“紅色標桿黨員”“優秀共青團干”“優秀輔導員”等榮譽30余項。
一言一行筑思想之基,一筆一畫繪青春之行。關于未來,她欣然展望:“希望能與學生一起,在更廣闊的領域開疆拓土?!睋褚皇?,愛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致敬不凡的平凡、致敬璀璨的溫暖。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